今天我为大家讲解一下哥伦布的历史吧!
在塞奥托河与奥兰滕吉河的聚会处附近地区有许多造墩人的遗迹。在哥伦布内市附近就有一座很大的美洲原著人墓墩。欧洲探险家开始进入伊利湖地区时这些古代文化早已消失了。当时当地居住的土著人有迈阿密部落、德瓦拉族、威恩达特族、肖尼族和Mingo等。这些部落抵抗美国的扩张,造成了长年残酷的战斗。在鹿寨战役中美国终于战胜,此后签署的格林维尔条约为新的殖民打开了大门。1797年一个来自弗吉尼亚州的勘测人在塞奥托河西岸建立了一个居民点。由于他非常喜欢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就将这个居民点命名为富兰克林。 19世纪:据1803年州政府文献记录由于州内领导人物之间的政治斗争以及一系列的大火俄亥俄州的州府从奇利科西县移到赞斯维尔县,后来又搬回奇利科西。最后州立法机构决定在州的地理中心位置建立一座新的州府作为折衷方案。众多俄亥俄州的小镇竞争成为州府,但是最后一群土地投机商向俄亥俄州议会提出了一个非常引人的交易。1812年2月州府设立在富兰克林的对岸,以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命名。
1831年美国国道从巴尔的摩通到哥伦布,加上运河的完成,导致市内人口剧增。从欧洲到达的移民在市郊建立了两个不同民族的市区。爱尔兰移民主要定居在市北,德国移民则获取市南比较便宜的土地。哥伦布的德国移民在市内建立了许多啤酒厂、信义宗神学院、首府大学和美国的第一座幼儿园。
1850年铁路修到哥伦布。到1875年为止已经有八条铁路通到哥伦布,市内建造了一座新的火车站。
1857年1月7日俄亥俄州府在建造八年后启用。在南北战争时期哥伦布是北军的一座大营,2.6万士兵驻扎在这里,至九千南军战俘曾被关押在此。至今为止两千多南军士兵埋在这里,是北方南军最大的墓地之一。1870年俄亥俄农业合作化机械学院成立。
19世纪末在哥伦布出现了一些大工厂,其中包括20多家马车厂。此时众多啤酒厂也通过合并成为一座。此外市内还有一座钢厂。哥伦布也是工会的一个重要地点。美国劳工联盟和美国矿工联合会分别于1886年和1890年在哥伦布成立。
20世纪:20世纪初哥伦布市内的大街上有数十个金属拱,因此它获得了拱城的昵称。本来这些拱被用来照明,后来则使用它们来为有轨电车提供电力。1913年3月25日富兰克林发大水,39人丧身。为了防止再发生这样的事件,美国工程兵团建议拓宽塞奥托河,建造新的桥梁,并建造大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年代里哥伦布建筑发展巨大,建成了新的市民中心、俄亥俄剧院和俄亥俄体育场。 大萧条对哥伦布的打击不像其它地方那么大,哥伦布的经济多样化使得它比起它的“锈带”邻居受到的影响小。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哥伦布带来了许多新工作,它的人口再次剧增。这次的移民主要来自阿帕拉契农村萧条地区,这些移民很快就占据了哥伦布人口三分之一以上。1948年市和县购物中心启用,这个购物中心被看作是第一座美国现代超大规模购物中心。州际高速公路的建立也显示着俄亥俄中心地区的市郊化发展。为了使得城市的税收不受市郊化过程的影响,哥伦布与其市郊地区合并。1990年代初哥伦布在面积和人口上均成为俄亥俄最大的城市。
近十年来试图恢复市中心商业区的企图结果不理想。1970年代里许多老的标志物被拆除来建造高的办公楼和商店,但是市郊的发展阻止了市中心的发展。但是哥伦布依然在努力恢复其市中心。
好困,好困,辛苦的一天即将来临,今天是三场演出,还是跟往常一样,演员老师们先吃早饭,车下集合出发,我们吃过早饭打扫完卫生车下集合,来到剧场。
演员老师们已经在暖场了,我们开始化妆 准备道具。暖场下来程实老师带着大家到走廊做热身,活动活动筋骨。开始了第一场演出,这场演的不是很好,大排楼失误,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吃过午饭,紧接着又要开始第二场的演出。演出前因上一场演出不是很好,连成老师跟我们说了很多,嘱咐我们要注意力集中,注意安全,好好演出让家里的领导和老师放心。演出开始了,上半场演的还算不错,中场老师带着我们做素质训练,第二场的演出大家的精神状态也都不错,看来老师开场前说的话大家都有认真听。第二场结束,程实老师带着男孩到后台练冰球、翻跟头,连成老师带着女孩练腹肌。第三场开始,老师再次叮嘱大家,然而并没有什么失误。演出结束收拾好道具回到了车厢,晚饭过后,疲惫的一天结束了,大家洗洗涮涮早早的进入了梦乡[表情]
在美国生活与工作的第166天
演出场次:107场
今日英文单词:history 译文:历史 读音:嗨斯特瑞
记录人:张嘉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