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魁,8岁入“万福堂”学艺,感受了杂技艺人在旧社会所受的痛苦和折磨。1947年参加了哈尔滨市曲艺改进会组织的赴省内各地的演出活动。1953年经哈尔滨市长吕其恩介绍,到哈尔滨市杂技团工作。1970年随哈尔滨市杂技马戏团合并到黑龙江省杂技团,任魔术教员。1983年退休。曾当选中国杂技家协会第一届主席团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二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黑龙江省杂技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理事、政协哈尔滨市第一届委员。
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赵世魁以勇于探索、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顽强进取的精神而名噪杂坛,并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为我国魔术艺术宝库积累了丰富的财富。他的手彩活“仙人摘豆”、“砸杯过米”变幻莫测,叹为观止。他表演的“罩子”出神入化,颇见功力,被同行和观众誉为“罩子魁”。1983年黑龙江省杂技家协会筹委会受文化部和中国杂技家协会协委托举办了“赵世魁魔术技术讲学会”。在讲学会上,赵世魁将一生积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来自全国各地杂技团的魔术演员。他还不辞辛苦地挖掘、整理、编排了一场“黑活”。中国杂技家协会将赵世魁先生的“手彩小活”和“黑活”进行了录像。文化部特向赵世魁先生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罗圈变幻也称之为罗圈,是一种民间传统戏法,俗称罩子,可以四处围观,随处表演,是民间艺人撂地卖艺的主要节目。著名老艺人赵世魁1945年演出于哈尔滨等地。主要技巧有:罩子(直径为一尺的竹筒)中变出水果、蔬菜、坛子等。最后将水果、蔬菜,连同坛子全部放回罩子中而不见。因其表演变幻神速,送绰号“罩子魁”。
为弘扬民族魔术艺术,促进魔术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赵世魁冲破传统的保守思想,把自己一生的魔术艺术积累奉献给后人。除以师徒传承的形式收曹俊山(男,后离休于战士文工团)为开山弟子外,还通过家庭传承方式传艺于继孙女丁菊香(女,现退休于黑龙江省杂技团);同时又以师生传承方式,传艺于孙秀云、曹云龙、李彦文、徐凤美、王丽彦等人(皆为黑龙江省杂技团职工,分别学艺于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八十年代)。其中,曹云龙表演的《罗圈变幻》获全国比赛铜奖;王丽彦表演的《中国古彩戏法—仙人摘豆》获1994年上海近景魔术比赛优秀节目奖,2002年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二届全国魔术比赛近景类金奖。
2012年,黑龙江省杂技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赵世魁戏法保护单位,在继续全面系统、准确地保护赵世魁戏法的内容与艺术形式基础上,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创新提高”工作方针,进行重点作品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和文化表现形式保护。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专场演出和全国巡演活动,树立赵世魁戏法品牌,使这门代表北方门派的戏法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得以开展,在几代魔术传承人的努力下,把罗圈变幻这个传统节目带上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在黑龙江省和东北三省魔术比赛中获得金奖,其第四代传承人赵宇参加2013年文化部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杂技比赛中其表演的节目《西厢印象—罗圈变幻》获铜奖;其第四代传承人陈梅2014 荣获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其第五代传承人张鹏辉在2014年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办的河南宝丰杯魔术比赛中获银奖。
赵世魁戏法代表的北派黑龙江魔术传承了中国传统魔术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其表演的魔术节目在变幻莫测的艺术中,表现了人类的高超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中生有,平中求奇的传统魔术技法,亦符合东方哲学阐释的宇宙至理。其呈现的鲜明魔术风格为:(一)以出神入化的“罩子”绝活著称;(二)同时偏重手彩,表演的手彩活变幻莫测;(三)北方的对口说白词句幽默,诙谐有趣:(四)挖掘、编排的“黑活”许多为国内绝迹节目;(五)道具制作精妙、独到;(六)滑稽戏法、家庭小戏法深受观众欢迎;(七)表演时避实就虚,声东击西,有着特殊的手、眼、身、法、步、口、抢、裁、粘、续、托等技巧,以技巧细腻胜人,又寓魔术的神秘于稳重之中,可谓滴水不漏,耐人寻味。从其表演的特点及其本身,都能管窥出中国魔术的精彩,尤其是他的唯一性,更使北派黑龙江魔术的保护和传承弥足珍贵,具有较大的价值。
在省非遗保护中心和省文化厅非遗处的指导和支持下,黑龙江省杂技团作为赵世魁戏法的传承保护单位,在继续全面系统、准确地保护赵世魁戏法的内容与艺术形式基础上,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进行重点作品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和文化表现形式保护。设立了赵世魁戏法保护组,由省杂技团领导、演员、传承人、专门研究人员构成,保护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保证该项目在创新中加以保护。资料室保存了省团建团以来有关赵世魁戏法珍贵的道具、艺术档案和资料。制定了《赵世魁戏法“十二五”时期保护规划书》,坚持“双线”传习,精选传习人,设立专门传习场地,委托两名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从传统节目和创新节目角度入手进行“双线”传习,既延续了传统,又复兴了传统,还结合了现代,努力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赵世魁戏法”传承、保护、创新工作继续开展下去。
|